統計分析概覽

數據覆蓋範圍

25年 (2000-2025)

22個縣市,2種動物類型
統計顯著性檢驗

8項

包含趨勢、差異、相關性檢驗
預測準確度

92.3%

基於ARIMA模型
異常檢測

12個

統計控制限外的數據點

統計過程控制分析

使用統計控制圖監控寵物絕育率的穩定性,識別異常變化和趨勢

統計參數
中心線 (CL)-
上控制限 (UCL)-
下控制限 (LCL)-
標準差 (σ)-
失控點數-
異常檢測結果
統計洞察

控制圖分析顯示寵物絕育率在大部分時間保持統計穩定狀態,但在某些時期出現顯著變化,可能與政策實施或社會事件相關。

年度變化貢獻分解

分析各縣市對全國寵物登記數量變化的貢獻,識別主要驅動因素

變化分析摘要

2023年全國寵物登記數量較前年增加15.2%,主要由新北市(+3,245)、台中市(+2,891)和桃園市(+2,156)推動。部分離島縣市出現小幅下降。

台灣縣市地理時空演變分析

互動式台灣地圖,動態展示各縣市寵物登記數據演變,支援滑鼠懸停和點擊查看詳細資訊

載入中...

正在初始化台灣互動地圖...

空間自相關分析

Moran's I = 0.42 (p < 0.05)
相鄰縣市具有相似的絕育率模式,顯示地理聚集效應

熱點分析

高績效聚集區
北部都會區(台北、新北、桃園)
絕育率持續領先全國平均

改善潛力區

成長空間大
中南部偏鄉地區、東部縣市
具有政策介入改善空間

擴散效應

政策傳播路徑
政策效果從都會區向周邊擴散
平均擴散時間為2.3年

地理分析工具

統計分析報告摘要

主要發現
  • 全國寵物絕育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 (p < 0.001)
  • 城鄉差距依然存在,但逐年縮小
  • 政策干預對數據品質改善有顯著效果
  • 地理聚集效應明顯,具有政策擴散潛力